水保所专家就黄土高原草地恢复与畜牧业发展提建议

来源: 责任编辑:节水中心 时间:2012-05-03

  近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召开的“黄土高原草地恢复与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座谈会”上,水土保持研究所程积民研究员做了主题报告,山仑院士、吴普特研究员等参会专家做了重要发言。关注黄土高原草地恢复与畜牧业发展状况,旨在推动黄土高原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研究和实践。 

   一、背 景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中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自1999 年实施以来已取得显著成效。该工程的一期着重于防治水土流失,扭转生态恶化的局面;自 2007 年开始的工程二期(后续政策)则侧重于巩固退耕成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牧。1999 年至 2009 年,全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 4.15 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 1.39 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 2.76 亿亩。工程范围涉及 25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 2279 个县、3200万农户、1.24 亿农民。黄土高原属于退耕还林(草)的核心区域,大部位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半干旱气候区——农牧业交错地带,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显著提升,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群众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旱区农业应包括植物农业和动物农业,旱区农业的发展必然由植物农业逐步加快向动物农业转变。植物农业是第一性生产,动物农业是第二性生产,畜牧业是以第一性的植物生产为基础的第二性生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农业发展的需求愈加强烈。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的高低,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据统计,许多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均在 50%以上,甚至到 70%~80%,而我国畜牧业产值仅为 30%,其中草地畜牧业仅占 5%。我国拥有草地资源 3.92 亿 hm2,占国土面积的 41.14%,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丰富的草地资源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资源。但极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不仅极大地牵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是造成我国荒漠化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动力与原因。

  二、现状与问题

  关于对退耕最终成效的评价,一方自要看对生态修复的作用,同时要看是否推动了黄土高原农业主导产,主要指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这既是巩固退耕成果所必需,也是群众致富的必由之路。目前为止.一些县市(如榆林市、盐池县等)的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多数地方仍发展缓慢,牧业产值不足农业总产值的 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迟缓的原固很多,关键因素之一是草畜不平衡。

  原设想禁牧后通过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全面提倡舍饲养殖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至今人工草地面积仍然较小。据估测,退耕过程中还草面积占整个退耕面积的比例不足 5%,且很不稳定。加之种草补助少,封禁土地补助更少,甚至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草、护草的积极性。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连续发生了羊群“牧”而难禁事件,就是对上述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映。黄土高原多数地方牧荒地已封 10 年左右,是否不加区别地永久封禁下去?有条件的地方能否采用科学的轮封轮牧替代“偷牧”?是应当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草地植被是半干旱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按照国际成功经验,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应属于农田生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场并存、农业与牧业紧密结合的地方,农牧业产值约各占一半(一些发达国家牧业占到 60%以上)。这类地区畜牧业的饲料来源,除人工牧草和饲料作物外,利用天然草场进行科学轮牧——控制性放牧、即建立集约的轮封轮牧系统一般也是来源之一。因此,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

  区适度利用天然草地在现阶段应属于一种合理做法。现有的研究也证明退化草地封育一定年限后可适度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在宁夏云雾山的系统观测表明,封育 10~15 年的退化草原即可恢复演替到正常状态,并且封育7年后逐步加以利用是可行的。在陕北安塞县的研究也表明,弃耕地通过自然恢复,封育 7 年后可以考虑开始利用,封育 13 年是利用的最佳时期,但应以中度干扰为限。

  天然植被、人工草地和种植业并存则是旱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方式。而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则是达到土地合理利用目标,保障旱区生态恢复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迄今为止,黄土高原人工种草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距离大范围内建成稳定人工草地的目标还相差较远。现有一些地方公布的人工草地统计面积和实际面积差距较大,可信度不高。种草面积小,而能稳定下来的更少,“种

  草易反弹”已是不争的事实。

  人工草地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策方面,按照退耕还林(草)条例的规定还林比还草明显对农民有利:补贴高,延续时间长;另外通过还草实现产业化更需要后续配套政策的支持。技术方面,一是人们往往把种草看得过于简单,其实种草在某些技术环节上(如成苗)比粮食作物要求更严格,如果改土培肥、田间管理没有跟上,肯定生长不良,效果不好。二是草种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黄土高原的草种过于单一,广种的牧草主要是苜蓿。苜蓿是一种公认的优良牧草,抗旱能力较强,但实际上属于一种高耗水、低水效的牧草作物,其耐旱能力明显低于一些抗旱作物,且易造成土壤深层干燥化,在供水条件较好时可获得高产,在严重干旱时则生产力低下。因此黄土高原在发展苜蓿的同时寻求适应性更强的草种是当务之急。实际生产中人们往往重视品种的引进(例如苜蓿 80%为引进品种,80 年代的籽粒苋、90 年代的鲁梅克斯、21 世纪的柳枝蓟),而忽视乡土品种的应用,导致实际的效果并不好。三是如何将牧草纳入种植制度的体系之中,目前还缺乏将牧草纳入正规轮作、延续种下去的思想和技术准备。四是牧草的生产—加工—利用体系存在问题: 1)苜蓿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受地形的影响,苜蓿刈割、运输技术落后,使苜蓿产量与营养成分受到较大影响,挫伤了群众种植苜蓿的积极性;(2)霉变严重,在北方地区第一茬苜蓿刈割、晾晒季节,正时当地多雨季节,不能及时加工利用,苜蓿容易霉变,严重影响苜蓿干草质量;(3)加工技术落后,目前北方地区苜蓿加工主要以草捆为主,受苜蓿种植分散、立地条件差、资源少及运输困难的影响,加工机械的使用率低,管理技术落后,牧草浪费严重;(4)小型机具管理技术落后,小型机具的使用较为广泛,但管理技术不到位,使用寿命短,事故率高,影响其效果;(5)生产加工环节不稳定,苜蓿晾晒对水分的控制技术难以掌握,苜蓿叶片掉落严重,市场收购价格不稳定,致使加工资源不足,大规模化生产厂房多数闲臵,尤其草块生产机械化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合理规划,切实推进草地畜牧业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虽多次倡导应在黄土高原建立商品性的草地畜牧业基地,但一直未能在大范围实现,一些典型示范区也多数出现“反弹”。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草地畜牧业成为该地区农业主导产业的时机已基本成熟,理由是:首先有了退耕还林(草)和自然修复的治理基础:其次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技术日趋成熟:最后,在全球

  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为应对加剧的干旱气候和多变环境,加快发展安全性较强的草地畜牧业是一种最佳选择。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将此纳入主体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加以推进。第二,加强培养新草种,建立科学的人工种草的技术和产业化体系。建设稳定的人工草地是当前黄土高原发展草地畜牧业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应从政策上、技术上积极加以解决。就技术角度而言,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育适应性强、用水效率高、可广泛种植的新草种(包含培育、引进优良草种以及乡土草种的改良利用);二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种草的技术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包括将牧草纳入正式的种植制度。第三,因地制宜、生态优先,适度利用自然修复的天然草场。退化天然草场经过自然修复 10 年左右的封育后可以适度加以利用(以不超过产草量的一半为度)。因黄土高原区域差异性大,地形复杂,故必须强调因地制宜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如哪些地方需要长期或永久禁牧,哪些地方可以实行轮封轮牧制,应进行科学论证,为此建议先建立若干个小流域为单元的实验示范区,进行利用方式、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为大范围推行提供经验与依据。第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从长远讲,我国半干旱地区的草地畜牧业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向现代畜牧业方向发展,包括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的转变,特别是农牧交错地带——半牧区。半湿润区(森林草原区)可走舍饲养殖的道路,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发展奶畜业和肉牛业。半干旱区(典型草原区)可走半舍饲养殖的道路,充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发展肉羊业和肉牛业,封禁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人工草地要发展短期、复种、混合或放牧补饲型草地。干旱区(荒漠草原区)可走放牧与舍饲养殖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发展肉羊业。第五,加强建设人工草地的科学研究。包括加速选育适应在旱区气候条件下广泛种植的新草种(包含培育、引进优良草种以及乡土草种的有效利用等)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工种草技术体系和产业化体系。我国应大力栽培牧草,把草地畜牧业放在与粮食生产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才能摆脱耕地紧张和生态退化的局面。

附件下载: